1. <ruby id="dwhbz"></ruby><ruby id="dwhbz"><table id="dwhbz"><thead id="dwhbz"></thead></table></ruby><strong id="dwhbz"><del id="dwhbz"></del></strong>
    2. <ruby id="dwhbz"><option id="dwhbz"><thead id="dwhbz"></thead></option></ruby>

      • 歡迎訪問福建自考網!本站為考生提供福建自考信息服務,網站信息供學習交流使用,非政府官方網站,官方信息以福建教育考試院www.eeafj.cn為準。
        下載APP

        城市:
        自考系統:

        福建自考網> 試題題庫列表頁> 下列關于稅收和公債的說法不正確的是

        2018年10月公共經濟學真題

        卷面總分:100分     試卷年份:2018.10    是否有答案:    作答時間: 150分鐘   

        答題卡
        收起答題卡 ^

        下列關于稅收和公債的說法不正確的是

        • A、稅收具有強制性
        • B、稅收是一種政治交換
        • C、公債既包括政治交換,也包括自愿交換
        • D、公債是央行“三大法寶”之一
        上一題 下一題

        更多題目 請在 下方輸入框 內輸入要搜索的題目:

        義務教育重在均衡: 2016年,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,其中明確規定“不得設立實施義務教育的營利性民辦學?!?,這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廣泛討論。有反對者認為,這會導致上萬所民辦初中、小學難以生存。同時也引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擔憂:自己所在的民辦學校還會辦嗎? 有些地方優質義務教育資源大多集中在民辦學校,如果允許其營利,勢必導致這些學校拉大與公辦學校的差距,吸引更多資本進入義務教育領域,這將導致更加盲目而瘋狂的擇校,在義務教育階段,其普惠性、公益性、強制性、均衡性,遠高于可選擇性,營利資本大規模進入義務教育領域非但不能促進政府加大投入,還有可能成為政府推卸責任的借口。 反對者認為,義務教育不能寄希望于政府保障,要更相信市場的力量。那么試問,目前超過90%的義務教育資源由誰提供?難道只有賺錢才能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民辦教育?讓營利性民辦教育退出義務教育階段,政府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,大力鼓勵非營利民辦教育發展,這樣才能促進整個義務教育健康發展。 我國教育公共服務的城鄉差距、區域差距和群體差距仍十分顯著。許多貧困地區,同時也是教育公共服務供給最為薄弱的地區?!霸俑F不能窮教育”,這是老百姓心里最普通的訴求。政府在扶貧工作中更需要對教育扶貧的重視,通過發揮教育優勢助力脫貧攻堅。然而,在我國公共教育支出過程中,農村寒門子弟上重點大學機會減少、貧困學生信息與貧困家庭人口信息的對接不精準、教育資助不到位等現象依然存在。 (資料米源:《人民日報》,2016年11月16日,作者:秦和;熊丙奇:有改動) 根據上述材料和《公共經濟學》所學知識,回答下列問題: (1)近些年來,在世界范圍內(尤其是西方福利國家),人們對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政策能否促進社會公平常表示懷疑。請分析這些懷疑主要基于哪些理由? (2)請回答公共教育支出政策改革所涉及的核心問題是什么,并列出改革思路?

        用非貨幣化的收益來衡量公共支出效果,可以采用時間價值法。如果人們1小時工資為12元,政府修建一座橋梁可以使人們節約20分鐘的時間,那么對每一個體而言,這項公共支出的收益將是

        • A、4元

        • B、6元

        • C、12元

        • D、24元

        假定政府每月向低收入者提供100元補助,那么對低收入者而言,將會

        • A、產生無謂損失
        • B、帶來收入效應
        • C、改變預算線斜率
        • D、帶來替代效應

        掃碼查看答案

        掃碼查看試題答案

        掃碼小程序選擇報考專業

        進入在線做題學習

        查看了解自考專業

        查詢最新政策公告

        進入歷年真題學習